香港水玉杯 Thismia hongkongensis
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 x 小樹林自然教育
香港這小地方,容納了數百萬人,也滋養了多樣生物。其中,一些動植物更以「香港」命名,這表示,牠們首次被現代科學界發現,就是在香港。背上這個城市的名字,牠們究竟是何方神聖?
┉┉┉
▷水玉簪科Burmanniaceae ▷水玉杯屬Thismia ▷保育狀態未予評估(NE)
世上不少偉大發明,都不是科學家一開始就打算研究的,相反是進行完全無關的研究期間,無意中發明的。其實新物種的發現,也常有類似現象。
香港水玉杯是種腐生植物,葉子退化成白色鱗片,放棄光合作用,走上腐生的路線,透過根莖上共生的真菌獲得營養。它全年大部分時間,都以只有根莖結構的狀態藏在枯葉堆中,甚少暴露在我們的視線下。它只有在5-12月花期,才會短暫「低調現身」,花莖只有2cm、頂端只有三枚花朵、顏色亦有如枯葉。一個月後,花朵或會凋零,或會受精結果。花果期都結束後,它又會變得杳無蹤影。
2013年8月,中學老師兼香港自然探索學會委員、《香港有趣植物》系列作者馬錫成,在大埔滘自然護理區路邊找真菌的時侯,無意間發現枯葉堆中冒出了一些結着果的水玉杯屬植物,果實不足5毫米。細看下,他認為這些水玉杯可能是香港新物種,可惜當時只有凋零的花朵,難以鑑定。於是他多次重返同一地方,直到翌年5月,終於發現植物開花。拍下照片後,他將這種水玉杯與世界各地的水玉杯比對,認為無一與它相似。接着他找上香港大學生物科教授Richard Saunders,二人終於2015年2月,在國際植物期刊《PhytoKeys》發表全球新種「香港水玉杯」,成為中國有紀錄以來,第四種水玉杯屬植物。
香港水玉杯的花帶有獨特的三條爪狀紅色花被片,上面有腺體,散放出腐爛臭味,來吸引喜歡腐臭的昆蟲。被吸引過來的昆蟲會走進一條小通道,通往蜜腺的路上有帶花粉的雄蕊,讓前來採蜜的昆蟲不經意沾上花粉,幫忙傳粉。花朵內部亦有不規則的脈紋,像繩網陣般,讓昆蟲有「落腳點」輕鬆進出。如成功授粉結果,果實上部的結構就會自然脫落,形成一個杯形結構,令種子暴露。種子上面會有一層黏液包住,可以迅速吸水。當大大滴的雨點重打落杯形結構的時候,就可以透過雨水的飛濺把這些細小的種子帶走,從而成功播種*。種子甚至可以因而彈到超過一米高。就算沒有雨水,種子亦可以頂受乾旱一段時間,等待適當的時機。
香港水玉杯這些腐生植物幾乎「來無影、去無蹤」,科學家往往難以推斷這些植物的群落數量。但從它生長環境獨特、花期短這兩點來推算,估計香港水玉杯非常稀少。若大家有幸目睹到香港水玉杯的曇花一現,切記要小心對待,好好保護它脆弱的小生命。
*何謂以雨水播種?去片:https://bit.ly/3EYgJ08
Comments